其他

教育孩子时,非常容易碰见的五大误区,作为家长,你中了几条?

2018-01-04 全册精讲+ 班班通教学系统

语文

作文

数学

英语

法治

物理

化学

生物

-

音乐

育儿

网校

现在的家长普遍都重视孩子的教育,经常听一些教育讲座和名家分享,但是大多数人却很难把孩子培养成他们认为和想象的那样,这是为什么?

原因只有两个,一是执行不到位,甚至不作为,不想做,不愿意做,期望孩子自己变好;二是听到的讲座是错误的,接受的理论是有误区的。

这两个后果其实都很可怕,而后者又高于前者,因为这耽误的不单单是时间,还有孩子的机会。

所以,做为家长,需要做的就是识别这些误区,那么都有哪些?

误区一:开发右脑


记得以前总看到这样的广告:孩子学习一般用左脑,而开发右脑能显著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,开发智力,然后就开始介绍所谓的课程。

其实,一个人的大脑活动是左脑和右脑共同参与的,并不是说左脑就负责逻辑思维,右脑就负责图像思维,真实情况是左脑和右脑有各自擅长的部分,而孩子真正动脑思考时是同时协同作用。

所以,要想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,建议多做一些促进发散思维的事情,比如玩一些发散思维类游戏。

误区二:记忆术


很多书和课程教孩子提升记忆力的技巧,统称为超级记忆术,这些记忆术有没有用呢?是有的,但是并非通用的记忆技巧,比如速记,背圆周率等等,而且大多数所谓的记忆术只是类似于谐音、图形关联等,并不触及语义信息的处理。

孩子的记忆能力本身是很强的,加之一些记忆技巧确实很有用,但实用性却不够,表演一下还绰绰有余,但是记忆是学习能力的根本体现,必须有深度的、通用的、科学的记忆方法。

关于记忆力提升,曾经写过一篇专门的文章,这里不做系统阐述,只引用Dr.魏总结过的十六字秘诀:重复越多、联结越多、越会分块,记得越牢。

误区三:快乐教育

近年来提倡快乐教育,就是说不要给孩子多加一些压力,多玩少学,不然孩子将来会有阴影。

然而脑科学认为,孩子不经过任何的练习,是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动的,道理很简单,数学题不练光听,是不可能完全掌握的。

练习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,就是把低级思考自动化,给更高级思考留空间,这也是练习的意义,不然孩子怎么增加知识和能力?

当然,练习并非只是“练”而已,而要注意节奏、方法、领域和目的,没有这些,孩子无法取得进步。

误区四:多元智能

现在有很多教育机构宣传多元智能理论,认为人有八大智能,不能单凭智商来判断一个人的智力,这个其实是一个被多数人接受的个人观点,并非严格的科学理论,而在认知科学和脑科学里,智力也不是这么分的。

多元智能虽然有些观点有一定道理,但不能捧为金科玉律,家长如果完全信奉只会误导孩子,更需要注意的,是不能盲目参加这些举着多元智能大旗的机构,他们会测试孩子的智力类型,这显然是靠不住的。

所以,与其花时间参加测试不如让孩子学习多元化的思维过程,这比知道属于什么智力类型有用得多,毕竟大脑也是会生长的。

误区五:情商

以前的人往往大多讲智商,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侧重点,而现在多数人开始讲情商的重要性,有的甚至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。

这个说法来自科普作家戈尔曼的主观认定,并非来自科学研究,而真实的情况却是,情商与智商密不可分,智商高的人情商也不差。

而且,情商的概念很复杂,很容易被误读,这无疑会对孩子的教育造成重大偏差,必须警惕。

其实,多数家长关心孩子的并非情商,而是人际交往,这些被统称为“社会情绪技能”,所以,要想提高这部分能力,必须知道孩子的具体表现是什么,真的欠缺哪些能力,这才是对症下药的前提。

以上就是列举的家长们常见的教育误区,在教育孩子的这条路上,必须时刻注意,保持理智比什么都重要,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,且行且珍惜。

文章来源:科学家长观(kxjzg1)

父母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

“人生而具备为人父母的本性,却未必具有教育子女的能力。”接受采访的一些教育界人士说,在 家庭教育中,父母就是首席工程师,教养方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。值得注意的是,父母在教育 孩子中存在五大误区,或多或少地干扰孩子这一“工程”的质量。

第一是期望虚高,脱离孩子的实际情况。

在对孩子的期望上,很多家长就像对股市一样,期望虚高,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,一味盲目跟风、从众,对孩子高标准、严要求。事实上,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,没有可供复制的成才之路。家长要基于孩子的实际,发挥孩子所长,让他成为一个可能成为的人。

第二是学习成绩至上,忽略孩子身心健康和品德的养成。

一些家长对孩子提要求的口头禅就是“只要成绩好,其他怎么都行。”育子标准的倾斜,导致一些学生成绩虽好,却品德欠佳。王文英认为,待孩子长大后才发现,重才轻德的教育育不出真正的人才,而有才无德的人也不会受到尊重。随着包括品德在内的综合评价纳入某些省份高考评价体系,品德已成为衡量教育效果和人才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
第三是唠叨、抱怨多于倾听和表扬,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。

当孩子没有考好或经过辅导仍对问题不理解时,有的父母便不冷静地说“笨蛋”、“猪脑袋”等。当孩子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或没达到父母要求时,有的家长不分情由地指责孩子“没出息”。当孩子成绩不理想,有的家长甚至说“你就不是念书的材料”。这些忌语会把孩子引入误区,产生负作用,导致孩子得不到认同和肯定,缺乏自信,更易产生对抗和愤怒情绪,使亲子关系往更差的方向发展。孩子的自尊心很强,过于苛责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,正面鼓励,肯定孩子的长处,才能树立孩子的信心,令孩子获得前进的动力。爱是有艺术的,训斥、打骂、放弃等“恨铁不成钢”的爱不是真爱,袒护、迁就、姑息等溺爱也不是真爱。真正的爱是激励。

第四是只顾言传要求孩子,忽视律己及身教。

一些家长给孩子立起各种规矩,提出种种目标,自身言行却不端,这样的教育对孩子而言不但毫无效果,更可能误导孩子的是非观。作为父母,要求孩子努力学习,自身首先要勤奋,无论对工作还是家庭,要有高度的责任心。要求孩子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、起床,父母自己应以身作则,少看电视,利用晚上做些诸如看书等静态活动,给孩子良好的示范;要求孩子玩耍后归放用具,父母也要注意家中整洁、不脏乱,让孩子潜移默化受到良好影响。

第五是强迫孩子学习,久而久之,令孩子厌倦学习。

孩子生而具有对万物的好奇,在此基础上让其轻松自然地学习,才能学有所得。若一味被迫学习,孩子对学习会产生厌倦情绪。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时,可以换一种方法,改变常用的让孩子解答问题的方式,尝试着让孩子自己提出问题。父母要适时给予鼓励,表达对其创意的欣赏。


复制打开网址 www.1ydt.com 下载全册PPT课件及word教案试卷点击阅读原文看全部教学内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